日前,上海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核酸檢測。迪安診斷迅速響應號召,統籌集團內全國各地資源力量,支援上海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集團統籌,全力支援!
3月以來,上海疫情牽動人心。本輪疫情初期,迪安診斷第一時間部署2座“迪安雷迪”方艙,與位于楊浦區的上海迪安中心實驗室形成聯動,優化產能分配和樣本配送路線,應對多樣化、高時效的核酸檢測需求。
位于浦東新區的“迪安雷迪”氣膜實驗室
近日,集團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動態,及時響應各級各政府部門的號召,統籌協調,強化資源力量調配,調派精兵強將從全國各地支援上海,短期內就實現了核酸檢測產能的大幅提升。目前,集團已在上海部署3座“迪安雷迪”方艙實驗室和2組“迪安雷迪”氣膜實驗室,全力援助上海疫情防控工作。
輪班接樣,現場待命
“我們今天早上7點就開始接收樣本了,上午接了30多個批次,下午還要接收同樣的數量。” 在上海浦東新區“迪安雷迪”氣膜實驗室的樣本接收點,來自上海迪安配送服務部的胡韜與他的組員正在接收來自浦東新區各個站點配送來的樣本。
為了保證核酸檢測的效率和準確,他們都要與采樣站點提前溝通,知曉樣本到達時間;運輸車輛到站后,要進行車輛消殺、樣本箱消殺、登記、錄入等工序,然后將樣本送至“迪安雷迪”氣膜實驗室的前處理艙。連日來,胡韜所在的樣本接收組一直在現場待命,多人輪班保證樣本能盡快送進實驗室檢測。
睡行軍床的“信息化”團隊
“3月24日接到通知后,我就和總部支援的隊伍一起到上海了。最開始氣膜搭建和投入運營那幾天,時間緊、任務重,我們就直接睡在現場的行軍床上,大家齊心協力,就是為了讓病毒早日清零。”在氣膜實驗室現場,張永琪和支援團隊正在投入新一輪的全員篩查。
工作中的張永琪和支援團隊
他主要負責氣膜實驗室的“樣本全流程智能監控系統”和“實驗室新冠大篩查系統”的建設和維護,通過信息化手段將實驗室樣本流轉、報告發布、結果導出上傳等環節無縫銜接。
十九勇士連續奮戰不松懈
3月29日,迪安診斷從南京調撥一組“迪安雷迪”氣膜實驗室以及相應設備和人員至上海市閔行區浦江鎮,并于4月1日上午投用。
位于閔行區浦江鎮的“迪安雷迪”氣膜實驗室
在氣膜實驗室現場,實驗室技術員劉國鵬正在進行擴增結果審核和報告的發布,他必須認真比對至少三次,以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正在氣膜實驗室工作的劉國鵬
“我們的工作結果,關系到后續多個環節的處置和大量社會資源的投入,必須謹慎再謹慎。” 連續多日的高度專注工作,使劉國鵬的聲音顯得有些疲憊。他是江蘇迪安檢驗實驗室PCR組長,從三月初投身連云港“戰疫”到三月中下旬轉戰南京再到4月1日援助上海,他與他18名組員已經連續奮戰一個月。
截至4月4日晚,迪安診斷另有2組增援浦東新區的氣膜實驗室正在緊張搭建之中。集團將繼續為上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