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4日,是第24屆國際抗癌聯盟(UICC)“世界抗癌日”。今年的主題依然是“Close the Care Gap”,旨在呼吁全社會共同關注,進一步提高人們癌癥防控意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實現癌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為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癌癥防控意識,提高癌癥早診率和生存率,迪安診斷特別推出一項公益活動:由迪安診斷提供的“大腸癌糞便DNA檢測”或“無創大腸癌分子檢測(Septin9)”報告結果為陽性的人群,為其減免腸鏡檢查的費用。
結直腸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中國國家癌癥中心最新發布的我國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的統計數據,2016年中國結直腸癌新發病例數40.8萬,居第二位;死亡人數19.6萬例,居第四位,且腸癌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腸癌發展進程
結直腸癌早期無特異性的臨床表現,所以很多患者不會主動到醫院就診檢查,等到出現便血,腹塊,腹痛,腸梗阻等癥狀時就診,可能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早期結直腸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而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有10%。如果在篩查階段發現腺瘤息肉等癌前病變并進行干預,將可阻止75%以上結直腸癌的發生。
2018年《中國結直腸癌腫瘤早診篩查策略專家共識》建議將40至74歲的一般人群作為結直腸腫瘤的早診篩查人群,并且可以通過基于高風險因素的調查問卷分層出高風險人群,對于有明確遺傳史、或其他高風險癥狀人群可適當降低篩查起始年齡。
在所有的篩查方法中,腸鏡檢查無疑是結直腸癌早篩、早診的金標準,隨著分子生物學及相關科學技術的發展,基于血液和糞便DNA的無創篩查技術開始受到大家的重視,并逐漸被納入指南和專家共識之中。例如迪安診斷提供的“大腸癌糞便DNA檢測”和“無創大腸癌分子檢測(Septin9)”,該檢測具有無創、便捷、精準等優點,可以作為結直腸癌高危人群及關心自身健康人群的選擇。
“大腸癌糞便DNA檢測”通過檢測糞便中腸道脫落細胞特定基因的變異情況,來評估受檢者的腸道是否有發生癌變或癌前病變的風險。大腸癌糞便DNA檢測無侵入性,敏感度、特異度高,結果不受腫瘤所在位置的影響,并且腺瘤的檢出率高,是篩查結直腸癌癌前病變有效方法。
Septin9基因甲基化水平在結直腸癌中顯著高于正常人群,是一種優于現有腫瘤標志物的全新篩查及輔助診斷指標。“無創大腸癌分子檢測”可通過檢測血液中Septin9基因甲基化情況進行結直腸癌的早期篩查、輔助診斷和復發監控等,診斷結直腸癌的靈敏度76.45%,特異性高達90.32%,總符合率84.21%,具有科學、精準的優勢。
“大腸癌糞便DNA檢測”和“無創大腸癌分子檢測(Septin9)”尤其適用于以下人群:
為了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對于腸癌的防控意識,使早期結直腸癌患者得到及時治療,提高生存率,迪安診斷特別在世界癌癥日這一天推出公益活動,詳情如下:
活動內容:由迪安診斷提供的“大腸癌糞便DNA檢測”或“無創大腸癌分子檢測(Septin9)”報告結果為陽性的受檢者,可按照相關要求報銷部分腸鏡費用。
活動時間:從即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
注:符合條件的受檢者或參與活動醫院請撥打迪安診斷官方客服熱線400-7118-000聯系當地工作人員了解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