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至14日,中東最大科技展、全球三大IT展之一的GITEX GLOBAL 2022在阿聯酋迪拜世界貿易中心舉行。迪安診斷旗下子公司醫策科技憑借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和深厚的醫療行業積累受邀參會,醫策科技CEO王曉梅在會上發表主題演講。
KEYNOTE SPEECH
王曉梅作主題演講
大會首日,王曉梅女士發表“Democratizing Cancer Diagnostics with AI —— AI Medical Devices and Data Centric AI”主題演講,分享醫策科技現階段引領病理診斷邁入全面數字化、智能化的突破創新工作:
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賦能醫療領域
人工智能賦能基于病理的醫學診斷有四個關鍵成功要素:
1、取樣、制片、固定及染色流程的規范和標準統一;
2、高品質數字病理圖像的多層掃描融合生成、存儲及傳輸;
3、高質量的具有真實世界多元化特征的數據庫建設,包括數據質量管控體系,以及數據標注的三級審核機制;
4、算法的有效性及算法的性能。
她表示,要形成專業的數據標準,從數據采集、標注、審核機制等方面都需要標準化和專業化,尤其數據的標注非常依賴專業病理醫生的經驗;也只有經過這樣的數據標準建設起來的數據金標準,對AI產品的算法和模型才真正有效。醫策科技在數據標準建設上,除了制定專業的數據采集標準,還由資深的病理醫生來做數據標注,同時設立三級審核機制以保證數據的質量。另外,醫策科技還在積極構建全國宮頸細胞病理人工智能聯盟,聯合國內百家醫療機構,共同打造國家級病理AI數據標準和數據庫。
如何構建可信任的人工智能
目前全球范圍內已經落地于商業領域的人工智能系統大都屬于“狹義人工智能”,以“目標”為導向,完成和解決人類制定的明確任務,并隨著算法、算力和數據的演進,不斷自我優化;目前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產品還不能完全取代病理醫生,這有待于“廣義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需要大量病理醫生與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工程師深度合作,才能進一步提升病理診斷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隨著AI系統的介入,傳統醫患之間的雙向信任轉化為醫生、患者和AI之間的多邊信任:
1、技術信任,確保人工智能算法是在沒有誤差的數據樣本上訓練的;
2、臨床信任,人工智能在開發過程中要吻合醫生的真實診療習慣,應用過程中需克服人機障礙,便于操作;
3、監管信任,人工智能必須有相關倫理、法律法規的管理和約束。
醫策科技“2+N”產品管線
醫策科技專注于體外診斷人工智能全線產品的研發和應用,現階段覆蓋病理科、檢驗科的應用需求,秉持“2+N”產品管線戰略,以數字病理遠程會診平臺和數字病理圖像存儲管理系統為兩大核心平臺,拓展以TCT、PDL1、Ki67、HER2、ER/PR在內的病理條線產品,以免疫熒光輔助診斷、染色體核型分析、真菌熒光輔助診斷的檢驗科條線產品和相關科研服務項目。
在人工智能算法的幫助下,醫策科技的最終愿景是在檢測、診斷和治療的過程中提供完善的以病人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智能醫療服務,讓全球各地區的人們平等地分享健康。
本次會議上,醫策科技憑借先進的技術理念和完備的產品體系得到來自中東、歐洲、南亞以及非洲地區的多家機構及企業的關注。未來,醫策科技將積極鏈接全球資源,與各地區參與方加強溝通合作,共話數字病理新格局。
INVESTMENT BRIEFING
迪拜數字經濟商會投資會議
10月11日,醫策科技CEO王曉梅受邀參加由迪拜數字經濟商會(DCDE)主辦的閉門投資會議。會議由迪拜經濟和旅游部部長、迪拜世界貿易中心管理局局長、迪拜金融市場主席Helal Al Marri主持,邀請全球50家最具代表性的頭部投資機構負責人及創新企業代表參加。
王曉梅表示,當前人工智能算法不斷升級迭代,為醫療行業實現智能化轉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也為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越來越多地使用精準藥物和增加臨床試驗流程的增長趨勢正在支持醫療領域對人工智能的需求和部署。目前,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種類和用途不斷增加,在臨床診療路徑、健康干預和服務方面的作用走向多元化,包括計算機輔助診斷、輔助探測、輔助分診等獨立軟件。此外,人工智能本身作為技術手段,正在融入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質量管理和醫生的教育培訓等各個環節,推動著傳統有源醫療器械、醫用機器人、可穿戴設備、移動健康產品、藥械組合產品等領域的“AI+”升級。
迪拜經濟和旅游部部長Helal Al Marri提出,中東地區一直非常關注人工智能醫療器械領域的發展動向,該領域集結了當前全球高度關注的兩個精尖行業信息,迪拜政府已經將其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同時,中東地區作為多種族人群聚集地,擁有高度活躍的生態環境,有足夠的實力構建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和創新新藥研發的商業土壤;目前,迪拜政府對于健康醫療產業的發展提供一系列支持政策并給予一定的自由度,歡迎全球范圍內有實力的人工智能醫療器械企業落地迪拜,共商發展。
SYNTHETIC DATA PANEL
合成數據主題論壇
10月12日,王曉梅聯同迪拜數字管理局負責人Younus AI Nasser,迪拜電力水利局數字產品解決方案負責人Adel AI Tamimi,微軟阿聯酋首席運營官、首席市場官Ihsan Anabtawi,前迪士尼數據科學家、Librodepases首席數據官Camila Manera進行主題討論。同日,參與主題討論分享的五位數據科學領域專家與阿聯酋數字管理機構負責人聯合發布全球合成數據(Synthetic Data)產業價值報告。
此次主題討論由迪拜數字管理局顧問Andrew Collinge主持,圍繞合成數據(Synthetic Data)的使用場景、發展潛力及隱私與安全風險展開,共同探討增強現有的數據發布和價值創造模式。根據預測,到 2024 年,用于開發AI和項目分析的數據中將有60%為合成數據。
王曉梅在討論中表示:
合成數據在醫療行業中的應用主要在醫學圖像處理、檢驗及病理圖像分析領域。在臨床試驗中,當尚無實際數據時,合成數據可用作未來研究和測試的基線。合成數據不僅保留了真實數據結構和特征,還保持其統計完整性,并沒有改變數據本質。
從技術角度看,合成數據通常與遷移學習(transfer learning)一同使用,同時增加少量的真實數據可以顯著改善合成數據的遷移學習能力。合成數據的廣泛適用性將使其成為醫工交叉,融合創新發展的關鍵。
合成數據在醫療行業使用的過程中應嚴格遵循質量體系規范,以及醫療數據應有的九大特性,即可用性、及時性、一致性、真實性、完整性、臨床代表性、可追溯性、合規性、安全性。
目前,合成數據處于起步階段,相信假以時日,合成數據會在健康醫療、數字孿生、元宇宙、自動駕駛等各大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
目前,迪安診斷在“科技+數據”的雙重驅動下,全面推進實驗室的數字化轉型。公司以行業、技術、數據深度融合為核心,積極布局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為全國連鎖化實驗室提供全面智能化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實驗室的服務水平和競爭力。